t81995

1979年对越反击战,通信兵陈全钢孤军深入,给前线阵地送情报,却发现阵地已经被越

1979年对越反击战,通信兵陈全钢孤军深入,给前线阵地送情报,却发现阵地已经被越军占领,他怒道:“来都来了,总不能空手而归吧!”

陈全钢这人出生在1958年,广西灵川县一个老师家庭里。从小就念书识字,文化水平比一般人高点,这后来在部队里帮了大忙。 1978年他20岁,响应号召去参军,被分到41军123师368团5连,当了个通信兵。通信兵这活儿在战场上可不是闹着玩的,伤亡率高得吓人,因为得负责部队的信息传递,常常要穿越火线。 陈全钢入伍没多久,就赶上1979年初的对越自卫反击战,随部队去了前线。那时候部队通信兵缺人,他虽然新兵,但因为能看懂电报,就直接顶上去了。 战争爆发后,边境局势紧张,中国边防部队为了维护领土完整,对越南入侵行为进行反击。这场战事从2月17日打到3月16日,中国军队从广西和云南两线推进,摧毁了越南北部不少设施,达到了预期目标。 陈全钢所在的单位在广西方向作战,任务是保障信息流通,避免部队失联。在整个战争中,通信兵的作用关键,因为无线电有时会中断,得靠人手动传递情报。 陈全钢他们5连1排守在815高地,监视敌情。突然越军炮击开始,联系不上各排,连长派了两名通信兵去查情况,但他们在路上遇袭,没完成任务。 陈全钢见状,自告奋勇去执行。第二天傍晚,他和老兵陈聪出发,选了条隐蔽路前行。中途遇上越军败兵,他们避开继续走。 到了高地附近,发信号弹没回应,陈全钢上去一看,阵地已失守。回来后,他决定不白来一趟,和陈聪去炸敌堡,投了两枚手榴弹,炸死十几名越军。撤退时两人失散,陈全钢藏在石缝里,利用地形击毙几名追兵,越军找不到他,就撤了。 他后来归队,连长上报了他的事迹,部队给他“孤胆英雄”称号。这事儿在当时传开,人民日报还报道过,表彰他那种不怕死的劲头。陈全钢的背景其实挺普通的,农村家庭,父母是老师,他参军前也没啥特别经历,但一上战场就显出本事。 通信兵在战时得背着设备跑,风险大,因为越军也知道切断通信能乱了对手阵脚。中国军队在那场战中,整体上推进迅速,攻占了谅山等要地,但也付出了代价。 战争背景得说说,中越关系本来不错,但70年代后期越南联苏反华,入侵柬埔寨,还在中越边境挑事儿,中国为了自卫才反击。 这不是侵略,而是维护边境安全。陈全钢入伍后,很快就适应了训练,学了电报解读和设备维护。战场上,他第一次执行任务就这么惊险。 派他去送信,是因为前两名通信兵失败了,形势急迫。路上他们避开敌兵,继续前进,到阵地发现情况不对。他决定反击,炸了地堡,这直接削弱了敌方力量。 失散后,他藏身待机,击毙敌兵,这体现了机智利用地形。归队后,部队表彰他,中央军委后来授他“战斗英雄”称号。 陈全钢牺牲在2月26日,那天5连攻16号高地,他去救伤员,中弹没了,年仅21岁。葬在靖西烈士陵园。他的事迹激励了不少人,体现了那一代年轻人的担当。